沈金鳌医学全书






《沈金鳌医学全书》是“明清名医全书大成”系列中一部内容宏富、体系完备、极富实用价值的中医综合性巨著,作者沈金鳌(1717—1776),字芊绿,号汲门、再平,晚号尊生老人,江苏无锡人,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儒医。他早年习儒,屡试不第,中年转攻医学,发愤苦读,遍览医典,尤重临床实效,主张“博采众长、融会贯通、尊生为本”,是清代中期“通儒型医家”的杰出代表。

“明清名医全书大成”系列旨在系统整理明清两代代表性医家学术精华,《沈金鳌医学全书》主要收录其毕生心血之作——《沈氏尊生书》,包括《脉象统类》《诸病主脉》《杂病源流犀烛》《伤寒论纲目》《妇科玉尺》《幼科释谜》《要药分剂》等七大部,涵盖中医诊断、内科、妇科、儿科、伤寒、本草、养生等几乎所有临床门类,堪称“一人写就的中医百科全书”。

沈金鳌最大特色是“系统整理、条分缕析、临床导向”。他深感当时医书“散乱庞杂、检索不便”,遂立志“提纲挈领、分类汇编”,以“使学者得其门而入,临证有所依归”。如《杂病源流犀烛》30卷,将内科杂病按脏腑、气血、六淫等分类,每病先述源流,再列主症、脉象、治法、方药,结构清晰如教科书;《妇科玉尺》仿“律令”体例,分月经、胎产、带下等六“尺”,条理井然,便于查阅;《幼科释谜》则破除儿科迷信,以“释谜”为名,科学解释小儿惊风、疳积、夜啼等病,强调“非鬼非祟,实由内伤外感”。

他重视脉诊,著《脉象统类》,将27种脉象按“浮、沉、迟、数”四大纲统领,简明实用;《要药分剂》则按“宣、通、补、泻”等十剂分类药物,突出功能主治,便于临证选药。

沈金鳌临床崇尚“辨证精细、方药平正”,不尚奇方峻药,尤重顾护脾胃与元气。他提出“养生即尊生”,强调“未病先防、既病防变”,在《尊生书》中大量收录导引、食疗、情志调摄之法,体现浓厚的人文关怀。

虽非御医名宦,其书却流传极广,清代至民国医家多奉为案头必备,日本亦曾翻刻传播。

总而言之,《沈金鳌医学全书》是一部“结构清晰、内容全面、拿来即用”的中医临床工具书。它不炫理论玄机,不争门户之见,而是脚踏实地,为医者搭建一座“从理论到临床”的桥梁。无论你是中医学生、执业医师,还是自学中医的爱好者,这套书都能让你在纷繁复杂的病症面前,迅速找到思路、选对方药、理清脉络。读沈金鳌,如得一位沉稳博学的导师,手把手教你——如何把浩瀚医典,变成治病救人的真本事。

电子书下载

明清名医全书大成《沈金鳌医学全书》.pd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