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针灸与按摩》是“自学中医之路丛书”里一本特别“动手”的书。前面那些讲理论、辨证的书,像是在学“中医大脑”,而这本,则是直接教你“上手干”——怎么用一根针、一双手,去调理身体、缓解疼痛、改善毛病。作者不玩虚的,语言特别接地气,就像一个懂中医的老邻居,坐在你家沙发上,手把手教你:哪儿疼按哪儿,啥病扎啥穴,自己在家也能救急。
这本书最大的好处,就是它不光列穴位、画经络图,而是把针和按(按摩、推拿、点穴)结合起来讲,告诉你:不是非得扎针才叫治疗,有时候一根手指头点一按,效果也能立竿见影。而且它特别强调“安全”和“实用”,哪些病能自己处理,哪些得找专业医生,写得明明白白,不让初学者瞎折腾。
书里最精彩的是那些真实又生活化的案例,让你一看就懂,还能马上试。
比如讲一个上班族,整天对着电脑,脖子僵得像块板,一转头就“咔咔”响,还经常偏头痛。作者说:这是典型的“颈肩劳损”,背后是“膀胱经”和“胆经”堵了。这时候不是光揉揉就行,得找准穴位。书里教你怎么找风池穴(耳朵后头凹陷处)、肩井穴(肩膀最高点)、后溪穴(握拳时小指掌纹头),自己用拇指按,或者用刮痧板轻轻刮。一个程序员照着做,每天按几分钟,一周后脖子松了,头痛也少了。这说明:办公室病,自己也能“自救”。
再比如一个孩子,积食不消化,肚子胀、不吃饭、晚上睡不安稳。家长急着喂消食片。作者说:别急,试试摩腹(用手掌顺时针揉肚子)和推脾经(从孩子大拇指外侧从指尖往指根推)。书里还教了“板门穴”怎么按。一个妈妈每天给孩子做几分钟,第二天孩子就主动说饿了,肚子也不胀了。这说明:小儿推拿,简单又有效,比吃药温和多了。
还有个中年女性,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,怎么捂都不热。作者教她用艾灸,重点灸足三里(膝盖下四指)、关元穴(肚脐下三指),每周两三次。她坚持了一个月,手脚开始暖和了,连月经也不那么痛了。这正应了那句“灸足三里,胜吃老母鸡”。
更实用的是急救小招:有人突然胃痛,教他按足三里;晕车恶心,按内关穴(手腕横纹上两指);落枕了,重点揉悬钟穴(脚外踝上四指)。
总之,《针灸与按摩》这本书不像那些高高在上的专业教材,它是一本“家庭健康工具书”。它告诉你:身体的小毛病,不一定非得吃药打针,一根针、一双手,配合正确的穴位和方法,就能调气、通经、止痛、扶正。对自学者来说,这本是真正“能用得上”的书——学了就能试,试了就见效。它让你明白:中医不只是药罐子,更是贴近生活的智慧,是每个人都能掌握的“身体修理术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