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景岳医学全书






《张景岳医学全书》是“明清名医全书大成”系列中一部体系恢弘、理论深邃、临床实用的中医巨著,作者张介宾(1563—1640),字会卿,号景岳,又号通一子,浙江山阴(今绍兴)人,明代万历至崇祯年间著名医学家、温补学派集大成者。他早年习兵法、通易理,中年始精研医学,私淑李东垣、薛己,主张“阳非有余,真阴不足”,强调“温补命门、顾护元阳”,被后世尊为“医中之侠”“温补派宗师”。

“明清名医全书大成”旨在系统整理明清代表性医家学术精华,《张景岳医学全书》核心收录其毕生心血之作——《景岳全书》,共64卷,内容涵盖基础理论、诊断、本草、方剂、临床各科、养生、医案,堪称“一人写就的中医百科全书”。此外,亦常附录其《类经》《类经图翼》《质疑录》等理论著作。

张景岳最大贡献在于“重构中医阴阳观,力倡温补元阳”。他反对朱丹溪“阳常有余,阴常不足”之说,提出“阳非有余,阴亦不足”,尤其强调“命门真火”为生命之根,认为“五脏之伤,穷必及肾”,临床尤重温补脾肾、填精固本。他创制大量温补名方,如“左归丸”“右归丸”“大补元煎”“理阴煎”等,至今仍是治疗虚劳、不孕、阳痿、畏寒、老年衰弱的核心方剂。

《景岳全书》结构严谨,分“传忠录”“脉神章”“本草正”“新方八阵”“古方八阵”“妇人规”“小儿则”“杂证谟”等,尤以“新方八阵”最具特色——仿兵法布阵,将自创方剂分为“补、和、攻、散、寒、热、固、因”八类,便于临床选方。其方药配伍精当,注重“阴中求阳,阳中求阴”,如左归丸纯补无泻,右归丸温阳填精,体现其“善补阳者,必于阴中求阳”的高超配伍思想。

他重视辨证,反对滥用寒凉,在《十问歌》中系统总结问诊要点,至今仍是中医问诊规范;在《本草正》中精选400余味药,详述性味归经,纠正前人谬误,强调“药贵合证,不在贵贱”。

张景岳文风雄浑,思想独立,其学说上承薛己,下启赵献可、冯兆张,形成“温补学派”主流,影响清代乃至现代中医临床。

总而言之,《张景岳医学全书》是一部“理法方药俱全、温补思想登峰”的中医实战经典。它不是空谈玄理的哲学书,而是手把手教你“如何识人之虚、如何补命之根、如何用温热药而不燥”的临床宝典。读张景岳,如随一位沉稳睿智的老将,在阴阳消长之间,教你如何固守生命之本——原来怕冷不是小事,原来乏力可以根治,原来中医的“补”,是科学的“修复”与“重建”。无论你是亚健康调理者、慢性病患者、中医临床医生,还是传统文化爱好者,这套书都能让你在“左归右归”的温煦药香中,重拾对生命元气的敬畏与养护之道。

电子书下载

明清名医全书大成《张景岳医学全书》.pd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