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灵胎医学全书






《徐灵胎医学全书》是“明清名医全书大成”系列中一部思想锋利如刀、语言酣畅如酒、临床扎实如铁的经典之作,作者徐大椿(1693—1771),字灵胎,号洄溪老人,江苏吴江人,清代乾隆年间极具个性与批判精神的医学大家。他本是博学鸿儒,通晓经史、音律、水利、兵法,中年因家人多病而发愤学医,遍读医典,尤精《内经》《伤寒》,主张“尊古而不泥古,重实而不尚虚”,被后人誉为“医中侠客”“中医界的鲁迅”。

“明清名医全书大成”系列旨在系统整理明清两代代表性医家学术精华,《徐灵胎医学全书》收录其最具影响力的著作,如《医学源流论》《伤寒类方》《难经经释》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》《医贯砭》《洄溪医案》等。这些著作不是堆砌方药的流水账,而是充满思辨、批判与实战智慧的“中医清醒剂”。

徐灵胎最大特色是“敢骂、敢改、敢用”。他痛恨当时医界三大弊病:一是空谈理论不重临床,二是滥用补药贻误病情,三是故弄玄虚故作高深。在《医学源流论》中,他直言“今之医者,不读古书,徒恃聪明,自立门户”,句句如针,针针见血;在《医贯砭》中,他逐条批驳明代赵献可“命门真火论”的偏颇,指出“温补不是万能钥匙”,救人先要破迷信。

他临床最大创见是“以方类证”,在《伤寒类方》中打破传统“六经辨证”框架,将《伤寒论》113方按主药归类——如“桂枝汤类”“麻黄汤类”“柴胡汤类”等,让学习者“见方知病、执方识证”,极大降低经方学习门槛,是现代“方证对应”思想的重要源头。

在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》中,他精选百味中药,用简练语言直指药性核心,如说“附子回阳,其性走而不守;人参补气,其性守而不走”,一语道破配伍玄机。其《洄溪医案》更是精彩纷呈:治富商“痰迷心窍”,敢用“礞石滚痰丸”峻下;治书生“郁火失眠”,仅用“栀子豉汤”轻清透热;治老妇“虚不受补”,反用“通腑泄浊”法起死回生——辨证之准、用药之巧、胆识之大,令人拍案叫绝。

徐灵胎晚年被乾隆皇帝两度征召入京,却婉拒御医之职,甘守民间,悬壶济世,79岁仍出诊山野,卒于舟中,真可谓“一生侠骨,半世药香”。

总而言之,《徐灵胎医学全书》不是温吞的养生指南,而是中医世界里的“思想利剑”与“临床宝典”。它教你如何在纷繁理论中抓住本质,在庸医泛滥时保持清醒,在复杂病情前果断出手。读徐灵胎,如与一位睿智又毒舌的老友对坐,他一边骂醒你对中医的误解,一边手把手教你如何用最朴素的方子,治最棘手的病。无论你是学医者、行医者,还是热爱传统文化的思考者,这本书都能让你在酣畅淋漓中,重拾中医的骨气、底气与灵气——因为真正的中医,从不怕争议,只怕遗忘;从不靠玄虚,只靠疗效。

电子书下载

明清名医全书大成《徐灵胎医学全书》.pd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