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薛立斋医学全书》是“明清名医全书大成”系列中一部温润醇厚、注重脾肾、善调虚损的临床经典,作者薛己(1487—1559),字新甫,号立斋,江苏吴县(今苏州)人,明代正德、嘉靖年间著名医学家,官至太医院院使,是“温补学派”的奠基人之一。他出身医学世家,家学渊源深厚,临床经验丰富,主张“治病必求于本,本在脾肾”,尤擅治疗内伤虚劳、妇科杂病、外科疮疡,被后世尊为“明代补土派宗师”。
“明清名医全书大成”旨在系统整理明清代表性医家学术精华,《薛立斋医学全书》主要收录其代表作《薛氏医案》(全称《薛氏医案二十四种》),包括《内科摘要》《外科发挥》《女科撮要》《口齿类要》《正体类要》等,内容涵盖内、外、妇、儿、骨伤、五官各科,尤以“医案详实、方药平和、重脾胃命门”三大特色著称。
薛立斋最大贡献在于“将温补理论系统化、临床化”。他深研李东垣“脾胃论”与钱乙“肾为先天之本”思想,提出“脾为后天之本,肾为先天之本”,认为“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”,“命门火衰则诸病丛生”。临床中,他善用“四君子汤”“补中益气汤”“六味地黄丸”“八味肾气丸”等加减,强调“补而不滞、温而不燥”,对久病体虚、术后调养、老年衰弱、月经不调、不孕崩漏、慢性疮疡等疗效卓著。
其《薛氏医案》是中医史上最早、最系统的个人医案汇编之一,语言朴实,记录详尽,每案多附脉象、辨证、方药、转归,读来如亲临诊室。他常治“怪病”于无形——如治长期失眠,不靠安神重镇,而从“脾虚生痰、痰扰心神”入手;治顽固疮疡,不专攻外敷,而重“内托补气”,常以“十全大补汤”收功,体现“外科病,内治为本”的整体观。
薛立斋反对滥用寒凉攻伐,主张“缓调徐补”,认为“虚证非一剂可复,贵在守方守法”。他用药平正通达,剂量温和,配伍严谨,极少用峻猛之品,深得“王道医学”精髓。
虽身为御医,其书却无宫廷秘术之玄虚,反而充满民间实用智慧,方药多选常见药材,强调“药贵合证,不在贵贱”,对基层医生和家庭自疗极具指导意义。
总而言之,《薛立斋医学全书》是一部“温润如玉、稳扎稳打、以人为本”的中医调养宝典。它不是急风骤雨的猛药派,而是春风化雨的调理派。读薛立斋,如遇一位温厚慈祥的老医,不疾不徐地告诉你:病,不必慌;药,不必猛;养,才是根。无论你是慢性病患者、亚健康调理者、妇科问题困扰者,还是中医临床医生,这本书都能让你在“补中益气”的药香里,体会中医“扶正固本”的深邃智慧——真正的治愈,不是对抗,而是唤醒;不是速效,而是陪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