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王渭川60年妇科治疗经验》是“巴蜀名医遗珍系列丛书”里一本特别“实诚”的书。作者王渭川是四川一代名医,行医整整60年,一辈子泡在妇科病里,什么月经不调、痛经、崩漏、不孕、更年期综合征,他都见得太多,治得太熟。这本书不是那种高高在上、满嘴理论的学术书,更像是一位老医生坐在诊桌前,一边翻着病历本,一边跟你唠嗑他这辈子是怎么“调理女人身子”的。
书的结构很朴素:先讲他对妇科病的总体看法,比如“肝郁是百病之源”“肾是女人的根本”“调经要先调气”,然后就是一大波真实案例,一个接一个,从十几岁姑娘到五六十岁阿姨,啥情况都有,看得人直点头:“原来还能这么看!”
最打动人的,是那些具体得不能再具体的医案。
比如有个二十出头的姑娘,痛经十几年,每次来月经第一天就疼得在床上打滚,冷汗直流,止痛药吃几颗都没用。医院检查也没发现子宫内膜异位之类的器质问题。王老一问,她平时爱生气、乳房胀、手脚冰凉,舌质偏暗,有瘀点,脉沉涩。他立马判断是“气滞血瘀,寒凝胞宫”,开了少腹逐瘀汤加减,温经散寒、活血止痛。结果才吃三剂,下次月经来时疼就轻了一大半,连着调两个月,基本不疼了。王老说:“这种疼,不是忍忍就过去的事,是宫里有‘寒’有‘瘀’,得把血活开,寒气赶走才行。”
再比如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,结婚五年怀不上孩子,该查的都查了,激素、输卵管、男方精液都正常,西医说是“不明原因不孕”。她还月经量少、颜色淡、容易累、舌淡、脉细弱。王老一看就说:“这不是不能怀,是‘地贫’——土壤太贫瘠,气血不够,卵子长不好。”他用八珍汤打底,加上菟丝子、枸杞、香附这些,一边补气血,一边促排卵。调了半年多,女人终于怀孕了。王老常说:“治不孕,别光盯着‘通不通’‘排不排’,得多看看人整体虚不虚,气血够不够养孩子。”
还有个更年期妇女,整夜出汗、心慌、睡不着,一烦就冒火,家里人都不敢惹她。王老辨她是“肾阴亏虚,虚火上扰”,用了知柏地黄丸合甘麦大枣汤加减,滋阴降火、养心安神。吃了二十来天,潮热盗汗明显减少,脾气也缓和了,晚上能睡整觉了。他说:“更年期不是病,是阴阳失衡的转折点,你得帮她把这口气顺过来,别光压症状。”
这本书最厉害的地方,就是王老特别会“拆病”——他不把妇科病当成孤立的问题,而是放在整个人的体质、情绪、生活习惯里去看。他用药不狠,但特别准,讲究“调”而不是“压”,尤其擅长用补肾、疏肝、健脾这三招,把女人的“根本”扶起来。
说白了,这书就是一本“老中医的妇科实战手记”。它不玄乎、不绕弯,讲的都是实打实的经验和道理。读它,就像有个懂中医的老大夫在身边,告诉你:月经不调咋办、肚子疼是不是有“瘀”、怀不上孩子是不是“底子”虚、更年期怎么平稳过渡……全是家常话,全是真经验。哪怕你不是女人,只要你是医生、是学生,或者家里有女人,这本书都能让你真正“看懂”她们的身体。